叶光富会是我国登月第一人?航天员选拔,为何要进行洞穴生存训练,航天员,张陆,探测器,坑洞,日本,加分,熔岩,飞船,富士山,阿联酋,穴居人,南极,石缝,岩洞,无独有偶,丘陵,泥巴,团队精神,建模,人选,直径,星球,女神,实时,最小,流星,科研,人类,优势,区域
2030年前后,我国将实现载人登月,“这是计划的一部分”,配套的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火箭和登月器已经在研制当中,而载人登月的新一代飞船更是早在2020年5月5日就成功实现了首飞,到2030年前后就会载着3名航天员,实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登月。不过,届时谁会是我国登月第一人呢?有人猜测可能是叶光富。
首先,第一批航天员年龄最小的刘旺,都是1969年出生的,2030年已经满61岁了,差不多要退役了,登月人选肯定要从第二批,甚至第三批航天员中产生。而第二批航天员中,汤洪波1975年出生、蔡旭哲和张陆都是1976年的,刘洋、陈冬则都是1978年的,只有王亚平和叶光富是1980年的,属于80后,7年之后他们的年龄就是优势之一。
另外,在2016年,叶光富曾和美国、俄罗斯、西班牙、日本的5名宇航员一起,在意大利撒丁岛参加了6昼夜的洞穴生存训练,整个训练共历时15天,叶光富成功完成了对洞穴未知区域进行探索和勘测、分析勘测数据与3D建模、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等工作,为将来载人登月航天员选拔加分不少。
为什么说参加洞穴生存训练,能为叶光富成为登月航天员加分,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?2017年在我国训练9天的德国宇航员毛雷尔曾对媒体介绍过,宇航员之所以要进行洞穴生存训练,除了培养团队精神之外,也是为将来在月球、火星穴居做准备。因为在这些星球上,只有地下洞穴才能抵御宇宙射线和微流星,可以不用建造复杂的建筑,就能供宇航员居住和工作一段时间。最重要的是,这些地下洞穴里可能有水。
实际上,日本的“月球女神”号探测器早在2017年就月球马利厄斯丘陵,发现了一个直径和深度约50米的竖坑,通过雷达回声探测,查明它的下面存在全长约50公里的巨大坑洞,内部可能相连,岩洞的石缝间还可能存在由水结成的冰。这些坑洞可能是35亿年前的月球上大规模火山活动形成的,类似富士山的山麓,熔岩流动时表面冷却凝固,内部则穿透形成熔岩坑洞。
无独有偶,我国将在2026年前后发射的嫦娥七号,除了阿联酋月球车之外,还将携带一个火箭动力的飞跃探测器,它的目标就是探测月球南极的一两个洞穴,飞到里面去看看到底有没有水,为未来的国际月面科研站和月球基地建设打下基础。
所以说,未来的月球探索,我们又可能做回“穴居人”,航天员乘坐高科技的火箭和飞船抵达月球之后,钻到洞里,用3D打印技术去玩泥巴,说不定还要和尿泥,在月球上种菜,人类的历史和科技还真是螺旋形上升的。而外界猜测,叶光富在2017年和四国宇航员一起参加的意大利洞穴生存训练,很大一部分就是为此而准备的,你觉得呢?
TAG:航天员,张陆,探测器,坑洞